2019年6月25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9‘一带一路’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大会在广州顺利召开。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技术交流部负责人及相关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会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技术交流部负责人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生态环境部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议,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在今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等倡议都纳入了峰会成果,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是生态环境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持单位,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工作。“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由中外方联合筹建,定位为一个开放、包容、自愿的国际合作网络,旨在推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截至2019年5月,已有130多家中外机构确定成为联盟的合作伙伴,其中包括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智库和企业等,涉及35个国家。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任务之一是促进绿色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在柬埔寨、老挝、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环境合作中心,开展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等,开辟和畅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渠道,并且通过“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和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汇集政策、技术等信息,对接 “一带一路”国家项目。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非常愿意能为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做好服务。 此外,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相关代表针对“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建设进展及后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整体的介绍。指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生态环保理念、法律法规与标准、环境政策和治理措施、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等内容的交互传递,实现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惠益共享,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贸易活动的绿色化水平。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已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正式启动。我们希望与国内外机构一起共商、共建、共享,为提升“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合作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嘉宾对话环节分享了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在推动企业“走出去”所做的相关工作。 本次会议在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会议主要围绕“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产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路径与实践、技术创新助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原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陆新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于云江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主持会议。会议期间,环境治理智能化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式揭牌。